腦出血是常見的腦部疾病,發病後即便得到有效的治療,也會留下相應的後遺症,比如手部出現明顯的腫脹。很多人認為手腫脹是由於肢體遠端血液循環障礙所致,屬於暫時性現象。但是這種現象若沒得到及時治療,很容易造成手部關節活動永久性喪失,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那腦出血後出現手腫脹,應該怎樣消腫呢?
第一、主動與被動運動
腦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應積極進行康復運動。患者家屬需注意患者臥床和坐輪椅時,雙手正確的擺放位置,並適當進行康復訓練。有效的運動可增加雙手功能,增加血脈回流,減輕腫脹問題。
第二、冷熱水交替浸泡
腦出血後如果有明顯的手腫現象,可通過冷熱水交替浸泡的方式改善。具體的做法是先將雙手浸泡在40~50度的溫水中,浸泡10分鐘後,再將手放在5~10度的冷水中。這樣反復交替浸泡可促進組織液經淋巴或靜脈回流,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第三、壓迫性向心纏繞
腦出血患者的家屬可借助彈力繃帶或細線等工具,從患者腫脹手部的遠端向手腕做向心纏繞,適當的施加一定壓力,纏繞結束後保持2~3分鐘,然後松開繃帶,這樣反復操作便可緩解手腫問題。
腦出血是常見的病症,會對腦部造成嚴重的損傷,也會留下很多不良的後遺症,常見的顱手腫脹。這一現象主要和手腕關節長期屈曲受壓、牽拉訓練過度、急性期進行輸液治療、意外損傷等有關,為了避免手部的功能喪失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可採取上述介紹的幾種方式,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恢復手部原有的功能,進而達到消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