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體疾病當中,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是最容易出現的,而且也分為多個不同的類型,社區獲得性肺炎就是其中的一種,得了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咳喘、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一定要積極採取治療,避免病情加重以後誘發其他的併發症。另外這種病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也需要注意做好預防的工作,避免傳染給他人。
那麼社區獲得性肺炎究竟是怎麼傳染的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1.病原體傳染,包括細菌、支原體、衣原體和病毒等等,這是傳染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主要因素。比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感染源。
2.飛沫傳染,這種情況在學校、工廠、商場等人員集中,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比較普遍。因此在流行病高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預防的工作,出入公共場所最好帶上口罩,避免受到飛沫的傳染而誘發社區獲得性肺炎。
3.間接傳染,主要指的就是帶有致病菌的毛巾、浴巾、臉盆、手帕等物品。因此得了這種病的患者要單獨使用各類生活物品,避免病情傳染給別人。
4.家庭成員傳染,這也是傳染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得了這個病的患者也需要做好隔離治療的工作,盡量不要接觸家裡的老人跟孩子。
除了以上這幾個途徑之外,飲食、水源、以及群體活動等等,都會造成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傳染。平時除了要在這幾個方面加以預防之外,也需要加強身體的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抗感染能力,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好的生活規律,這樣對於病情的預防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