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屬於風濕免疫科疾病,是血管炎的一種類型,也叫做貝赫切特綜合徵。這種病常常會累及身體多個器官,包括眼睛、皮膚、關節、消化道、血管等。很多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眼部炎症、結節性紅斑、腹痛、神經白塞等症狀。那白塞病診斷標準是甚麼呢?下面來揭秘白塞病的三個診斷標準。
1.反復口腔潰瘍:白塞病可發生在任何人群多見於中青年群體,大部分患者會出現反復口腔潰瘍的現象,這也是該病的診斷標準之一。患者的口腔經常會出現潰瘍,每年至少出現三次,且潰瘍面比較深,底部呈白色。潰瘍主要出現在舌部、口腔及上顎等位置,大部分可自行好轉,但容易反復發作,且伴有劇烈疼痛,嚴重影響進食。
2.反復外陰潰瘍:反復外陰潰瘍也是該病的診斷標準之一,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都會發生,潰瘍可單發,也可多發,常常伴有劇烈疼痛症狀。此外,患者還會出現眼炎及皮膚病變,具體包括葡萄膜炎、視網膜血管炎、結節性紅斑、假性毛囊炎等這些症狀,也是確診該病的重要依據。
3.針刺試驗呈陽性:要確診該病,患者一定要做針刺反應,這也是該病唯一的特異性診斷標準。進行針刺試驗後,要持續觀察針刺皮膚反應至少24個小時,可同時進行多個部位試驗,提高準確率。
以上是白塞病的三個診斷標準,包括反復口腔潰瘍、反復外陰潰瘍及針刺試驗陽性等。白塞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口腔和生殖器,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少數患者因內臟損傷而死亡。這種病治療難度較大,治療的目的在於防治臟器損害、延緩病變進展,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等藥物進行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