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種危害比較大的疾病,它的發病原因不是非常明確,臨床方面認為是呼吸道感染SARS冠狀病毒而發病,近距離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本病主要傳播途徑,尤其是近距離的接觸患病病人。此病通常採用藥物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有克力芝、干擾素和丙種球蛋白。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相關症狀表現如下:
1.發熱:得病後,患者會有持續性的發熱情況,通常不低於38度,早期患者可以服用退燒藥,病情進一步發展就出現了難以使用退燒藥控制的高熱症狀,這個時候為了避免對患者的呼吸道造成影響,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干擾高熱。
2.頭痛和肌肉酸痛:病人在持續高熱的同時,還會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和關節酸痛等症狀,有一些病人會出現頭痛、腹瀉、惡心和等症狀。
3.咳嗽:持續高熱會對患者的呼吸道造成影響,所以患者會有咳嗽的情況出現,以乾咳為主,痰液比較少,還伴有咽痛現象。
4.呼吸衰竭:發病後的10~14天,呼吸系統的相關症狀逐漸顯現,患者會出現急性呼吸困難的症狀,嚴重的患者會有呼吸窘迫以及低氧血症。
該病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及時有效的治療非常有必要。此病經過正規的治療,大多數可以治癒,但是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後遺症,後遺症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於疾病本身所導致,非典病毒導致肺部結構的破壞,從而引起肺功能降低,導致肺組織纖維化。另外一方面是由於治療藥物所引起的醫源性後遺症,比如股骨頭壞死、高血脂症和高血壓以及潰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