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囊是由於炎症或外傷等使肺部發生損傷,造成肺部出現局限性肺泡擴大的一種病症,又叫做肺氣腫。肺氣囊會使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氣短急促、咳嗽、發熱以及胸悶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由於肺氣囊不能自愈,且為終身性疾病,因此需要通過治療來緩解和控制病情。那麼,患了肺氣囊以後該如何改善和治療呢?
1.藥物治療。肺氣囊患者可以通過服用擴張支氣管的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祛痰藥以及抗生素等,使支氣管發生擴張,增強支氣管的舒張作用,並避免支氣管和肺部發生感染,使支氣管和肺部氣流受限得到有效緩解,從而改善肺氣囊的症狀。
2.營養理療。營養理療是改善肺氣囊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肺氣囊患者要確定合理的每天總能量的攝入,以及各種營養的均衡分配,除了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營養元素外,還要著重增加或減少某些營養素的攝入,改變患者體內的營養結構,調理激素分泌,從而是肺氣囊得到有效改善。
3.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採用手術來改善和治療肺氣囊,只有在出現嚴重肺大皰或肺部功能嚴重障礙時,才建議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有肺大皰切除手術、肺減容手術以及肺移植手術等,這些手術方法較為適用於肺氣囊引發的肺部病變。
肺氣囊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在日常的生活中保護好肺部和支氣管,避免發生損傷。同時還要增強體育鍛鍊,提高肺活量,增強肺功能。一旦患上肺氣囊後,要立即就醫診治,以免因延誤治療而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