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是由於喉嚨部位以下的呼吸道部位出血,由於刺激,導致咳嗽,並且會咳出血液。少量的咳血表現為痰中帶血,而大量的咳血則表現為口腔和鼻孔同時湧出血液。咳嗽引起的吐血常常是由於支氣管疾病,肺部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患者應積極找到原發病,並進行治療。那麼患者應當如何治病呢?
1.化痰止血藥物
對於反復咳血的病人,在血量少的情況下,可以口服安絡血,雲南白藥等。如果患者咳血量多,可以靜脈給予垂體後葉素,需要注意使用垂體後葉素時,需要注意低鈉血症的產生。化痰藥物能夠有效的稀釋分泌物,有利於控制感染,常用的化科藥物包括溴乙烯和鹽酸氨溴索。
2.抗生素
患者應到醫院進行痰培養和進行藥物過敏性檢查來指導抗生素的應用。根據自身情況,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等。這主要是用於患者的痰量增加或者膿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症狀的情況,但是抗生素不應濫用,否則會導致肝腎功能的損害以及耐藥性的增加。
3.支氣管舒張劑和免疫調節劑
患者可以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如非諾特羅、異丙托溴銨等,可以有效的改善氣流受限,並且幫助患者清除分泌物。在必要的時候,患者可以使用一些促進呼吸道免疫增強的免疫調節劑,常見的免疫調節劑藥品有環孢素A、硫唑嘌呤。
總而言之,患者治療咳嗽出血的原則是找到原發疾病之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一般是控制肺炎或者支氣管炎。在用藥期間需要觀察身體是否有不良反應,應當及時告知醫生,並且調整藥物的用法。各位病人不要拖延病情,否則身體的內臟功能會受到損傷,甚至縮短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