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心臟房間隔缺損越發多見,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多因為孕期感染、藥物服用不當等因素發病。大多數嬰幼兒發病後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以及乏力等表現,發展到晚期時伴有房顫、肝大等情況出現。可見心臟房間隔缺損的症狀明顯,需要引起各位寶媽的關注,以下為大家介紹嬰兒心臟房間隔缺損的常見表現。
1.典型表現
臨床方面將心臟房間隔缺損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首先是原髮型的房間隔缺損,其症狀發生較早,容易引發呼吸困難、咳嗽、乏力以及心悸等表現,嚴重者伴有咯血以及發紺等症狀出現,一旦到達病程晚期還會產生房顫、肝大等情況。另外,還有繼髮型房間隔缺損,初期時症狀方面多不明顯,但隨著成長及發育則會引發疲勞,以及活動後心悸等表現。僅有少數分流量較大的兒嬰兒,會出現發育遲緩,以及活動耐量差的情況。
2.肺部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嬰兒房間隔缺損的症狀與缺損的大小有直接關係,輕症狀者症狀可不明顯。但缺損較大的嬰兒往往會因為分流量大,則肺部充血過於明顯,從而引發支氣管肺炎等表現,形成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
心臟房間隔缺損對於兒童的損害特別嚴重,初期時以藥物治療為主,可結合嬰兒的實際情況,選用抗凝血劑或是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能夠減輕嬰兒的症狀,還可以降低術後併發症的出現。但對於重症的嬰兒,其心臟功能受損嚴重,則應當給予手術治療,還應當加強術後的護理工作。
關於嬰兒心臟房間隔缺損的症狀先介紹到這裡,該病直接影響到嬰兒的心臟發病,且會威脅到他們的性命,為此應當掌握上述中的症狀表現。一旦察覺到異常的表現,應當迅速展開治療方面的工作。在此提醒每一位女性,要重視孕期的預防工作,積極預防才能保護胎兒的健康,避免該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