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動脈硬化」,各位朋友們都不會感到陌生。「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疾病。那麼,導致「動脈硬化」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介紹一下引起「動脈硬化」的5大原因。
1.抽煙。 吸煙能引起血液中煙鹼、一氧化碳增加,可引起中心動脈痙攣、血小板黏附性加大、血流速度減慢,吸煙還可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直接損傷,導致膽固醇的沈積。
2.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謝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沈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3.飲食。 飲食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越高,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就越高,越容易沈積在動脈內壁,因此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4.高血壓。高血壓的患者動脈內對管壁的壓力大,內膜容易損傷,內膜受損,脂肪微粒就更容易在動脈內膜沈積,形成粥樣斑塊,最終導致管壁增厚,變硬。
5.缺少運動。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餘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的膽固醇沈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患動脈硬化。
以上所說的,是引起「動脈硬化」的5個主要原因。當然,引起「動脈硬化」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如肥胖、壓力過大、家族史、高齡、高血脂等,這些也是可以「動脈硬化」的。總而言之,希望各位朋友們通過知道引起「動脈硬化」的原因,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鍛鍊身體,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遠離這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