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出現腸道不適、腹瀉、腹脹是極為正常的,導致嬰兒出現腹瀉的原因也比較複雜,有的腹瀉是由於飲食不當所引起的,而有的腹瀉則是由於細菌感染引發的。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之外,因為體內出現濕氣過重導致寒濕洩瀉也是比較常見的。寒濕洩瀉指的是寒濕內盛引起患兒出現排便次數增多、大便較稀,甚至會出現水樣大便的情況。嬰兒出現寒濕洩瀉,應該怎麼治療呢?
嬰兒出現寒濕洩瀉之後,最典型的症狀是腹瀉不止早期,寒濕不算嚴重的時候,腹瀉主要體現為大便較稀,而到了後期,寒氣急劇過剩嬰兒也會出現水樣大便食慾不振等情況。在治療的時候也應該先以祛除體內濕氣為主,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比較多,大家應該選擇較為溫和的方法,比如可以讓患兒喝一點紅豆薏仁湯或者是使用較為溫和的除濕型中藥。在選擇藥材的時候,盡量選擇藥食同源的藥材會比較穩妥,這樣不容易讓患兒產生副作用,也不容易對他的肝臟造成損傷,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去除體內的濕氣。
出現寒濕洩瀉之後,建議可以使用思密達來止瀉,這種藥物不僅可以止瀉也可以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傷,此外也可以補充益生菌,如媽咪愛等藥物就是不錯的選擇,給體內補充活菌後腸道也會更有活力。如果患兒對服用中藥比較敏感的話,也可以使用艾灸的方式來去除濕氣,艾灸的時候主要以對風池穴和肚臍艾灸為主,把燃燒的艾條對準肚臍及穴位,新增大約20分鐘至40分鐘左右即可,在熏蒸的時候應該避免患兒被艾灸條燙傷,同時也需要注意選擇陳年艾條會比較好。
除了選擇艾灸之外,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給患兒腹部保暖避免患兒著涼,可以使用護肚或肚兜來對患兒的肚臍部位進行防護,在飲食上不要讓患兒吃那種較為寒涼的食材,作為母乳媽媽也應該保證自己的飲食健康,不要吃濕氣太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