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非常講求辨證治療,這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同樣是洩瀉患者,但由於其病因不同、症狀不同、個人體質不同,專業的中醫會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在中醫看來,洩瀉分為寒濕洩瀉、濕熱洩瀉、暑濕洩瀉等,那麼,寒濕洩瀉的表現有哪些呢?下面就來講述一下寒濕洩瀉的三個表現。
第一個,洩瀉。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洩瀉,也就是說患者在生病時,上廁所排便的次數會突然增加,排便總量超過兩百克,而且糞便中的水分也會增加,甚至呈水樣,但是相對於風寒洩瀉來說,寒濕洩瀉患者的糞便會更加黏膩一點,除此之外,寒濕洩瀉患者排出的糞便具有非常明顯的酸臭味和腥臭味。
第二個,畏寒。一般而言,如果患者貪吃生冷食物的話,則可能會導致寒濕滯留體內,從而損耗陽氣,陽氣不足,則無法溫煦四肢,因此,寒濕洩瀉患者會出現畏寒怕冷的症狀,
第三個,濕重。寒濕洩瀉患者除了有洩瀉和畏寒的症狀以外,體內的濕氣也比較重,比如患者在清晨醒來的時候會有頭重如裹的感覺,而且口腔有黏膩感,患病期間,會感覺四肢沈重,休息過後仍然有疲勞感,因此,如果想要治療寒濕洩瀉的話,最好要從散寒和祛濕兩個方面同時進行,如此才能達到止瀉的效果。
以上這些就是寒濕洩瀉患者的主要症狀,如果大家有洩瀉、畏寒和濕重等症狀,則需要及時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保暖,及時增加衣服,少吃生冷食物,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堅持體育鍛鍊,以提高身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