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主要發病人群是新生兒,發病原理比較複雜,可能跟孕婦在懷孕期間濫用藥物有關。這種先天性的心臟疾病不但會影響寶寶日後的生活,嚴重者還會引起各種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父母也為此十分心焦,那麼寶寶得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怎麼辦呢?該如何進行治療?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治療方法要根據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來定,根據室間隔缺損的大小可以分為小缺損,中等缺損和大型缺損,其對應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如下。
1.小缺損的治療:室間隔缺損直徑在0.5cm以下便是小缺損,患兒的臨床症狀比較輕,有些甚至沒有症狀,只有在檢查身體時心臟會有雜音,其餘情況均正常。這種情況一般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孩子在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行痊癒,若是五歲以後缺損依舊沒有自然關閉,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而且患兒在生活中若是需要進行如牙科之類的創傷性治療,為了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需要提前服用抗生素。
2.中等缺損的治療:當缺損直徑大與0.5cm小於1.0cm時,此時便是中等缺損,會出現左向右的明顯分流,導致左心房室的壓力增高,可能會形成肺動脈高壓,患兒會出現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咳嗽,大哭時嘴角周圍發青等症狀。中等缺損比較容易診斷,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等,選擇哪種治療方法及手術時間應該根據患兒的病情來決定。若是選擇手術治療,在心臟情況的允許下,最佳手術時間在3歲左右。
3.大型缺損的治療:大型缺損是指缺損直徑大於1.0cm,這種患兒很容易形成肺動脈高壓,從小就會表現出各種症狀,比較常見的就是心力衰竭和反復發作的肺炎。此時,藥物治療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的,導管介入治療的難度也比較大,因此最佳治療手段便是開胸手術,寶寶在嬰兒時期就需要定期復診,然後爭取在一歲前進行手術。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多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有個初步的瞭解了。對於這種先天性心臟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家長也不要因此太心焦,畢竟現代醫學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只要定期檢查,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基本上能完全痊癒的。若是孩子進行了心臟手術,術後家長要防止併發症產生,同時要注意調節孩子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