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後疼痛常見原因有創口正常愈合反應、創口感染、乾槽症、鄰牙損傷、牙槽骨損傷等。
1. 創口正常愈合反應:拔牙後創口處會有生理性炎症反應,機體啓動自我修復機制,創口周圍組織充血、水腫,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疼痛。一般疼痛較輕,隨時間逐漸緩解。可適當冰敷,每次15 - 20分鐘,間隔1 - 2小時,減輕局部充血水腫,緩解疼痛。
2. 創口感染:拔牙後口腔衛生不良,細菌侵入創口引發感染,炎症刺激導致疼痛。表現為創口紅腫、疼痛加劇,嚴重時有膿性分泌物。需加強口腔清潔,使用漱口水含漱,必要時遵醫囑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
3. 乾槽症:多在拔牙後2 - 3天出現,創口內血凝塊脫落、分解,牙槽骨暴露於口腔細菌環境中,引發劇烈疼痛並向耳顳部放射。應及時就醫,在局部麻醉下徹底清創,重新填入碘仿紗條促進愈合。
4. 鄰牙損傷:拔牙過程中操作不當可能損傷鄰牙,導致鄰牙疼痛。需對損傷鄰牙進行檢查評估,根據損傷程度進行相應治療,如調磨、補牙等。
5. 牙槽骨損傷:拔牙時用力不當等可造成牙槽骨骨折或損傷,引起疼痛。需復位固定牙槽骨,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
拔牙後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診,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