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壁水腫常見於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腹部外傷、低蛋白血症等。
1. 膽囊炎:多由膽囊管梗阻、細菌感染等引發,炎症刺激致使膽囊壁充血水腫。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嚴重時給予解痙止痛藥物,必要時手術切除膽囊。
2. 膽囊結石:結石長期摩擦膽囊壁,易引發膽囊壁炎症、水腫。無症狀時可定期觀察,有症狀或結石較大等情況,通常考慮手術切除膽囊。
3. 膽囊息肉:部分膽囊息肉會影響膽囊正常功能,導致膽囊壁出現水腫。較小且無症狀的息肉定期復查,息肉較大或有惡變傾向則需手術切除。
4. 腹部外傷:外力撞擊腹部,損傷膽囊,引起膽囊壁水腫。輕度損傷可保守治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徵等;損傷嚴重則需手術修復或切除膽囊。
5. 低蛋白血症:血液中白蛋白水平降低,導致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水分滲出至組織間隙,引起膽囊壁水腫。積極治療原發病,補充白蛋白,調整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入。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與飲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遵醫囑進行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