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的檢查方法有上消化道鋇餐、胃鏡、胸部CT、食管壓力測定、24小時食管pH監測等。
1. 上消化道鋇餐:通過讓患者口服含有硫酸鋇的混懸液,然後利用X線進行多角度拍攝,可清晰觀察食管、胃的形態、位置以及食管裂孔的大小等情況,能直接顯示食管裂孔疝的類型、大小,對於判斷疝內容物也有重要價值,是診斷食管裂孔疝的常用方法。
2. 胃鏡:將胃鏡經口腔插入食管和胃內,能直接觀察食管和胃的內部情況,可明確食管裂孔疝的部位、大小,還能查看食管黏膜有無炎症、潰瘍等併發症,同時可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有助於進一步診斷。
3. 胸部CT:可以從多個層面清晰顯示胸部的結構,能準確判斷食管裂孔的大小、疝入胸腔的胃或腸管等組織的形態、位置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對於複雜的食管裂孔疝診斷有較大幫助。
4. 食管壓力測定:通過將壓力傳感器放置在食管不同部位,測量食管內壓力變化,瞭解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判斷是否存在食管動力異常,輔助食管裂孔疝的診斷及評估病情。
5. 24小時食管pH監測:將pH電極置於食管下括約肌上方5cm處,連續記錄24小時食管內pH值變化,可瞭解食管內酸鹼度情況,判斷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對於食管裂孔疝合併胃食管反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食管裂孔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避免進食過飽,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睡覺時可適當抬高床頭,減少反流。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