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血液生成相關的臟腑有脾胃、心肺、腎、肝等。
1. 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水谷經脾胃的受納、腐熟、運化功能,將其轉化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的精華部分,即營氣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則血液生成有源。若脾胃功能虛弱,運化失常,水谷精微生成不足,可導致血液生成減少,出現血虛等病症。
2. 心肺: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肺主氣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相結合,生成宗氣。宗氣具有貫心脈以行氣血的作用。心肺相互配合,將水谷精微通過經脈輸送到全身,促進血液的生成與運行。若心肺功能失調,可影響血液的生成與運行。
3. 腎:腎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生為血。腎中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物質,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水谷。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血液化生有源。腎中陽氣對全身臟腑功能具有溫煦推動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的生成。
4. 肝:肝主藏血,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同時,肝主疏洩,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有助於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水谷精微的生成,為血液生成提供物質基礎。若肝的疏洩功能失常,可影響脾胃運化,進而影響血液生成。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讓臟腑得到充分休息,以維持正常功能。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多攝入有助於脾胃運化、滋養肝腎的食物。適當運動,促進氣血運行。若出現血液方面的異常,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理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