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養鳥在家容易得鸚鵡熱、禽流感、曲霉菌病、過敏性疾病、沙門氏菌病等。鳥類攜帶的羽毛粉塵、糞便、皮屑等易引發過敏或呼吸道疾病。
1. 鸚鵡熱: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鳥類是主要傳染源。人吸入含衣原體的鳥糞塵埃、分泌物氣溶膠等可感染,症狀有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咳嗽等,嚴重時影響心肺功能。
2. 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可在鳥類中傳播,通過接觸感染鳥類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被污染環境而傳染給人。感染後可能出現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3. 曲霉菌病:鳥的生活環境易滋生曲霉菌,其孢子在空氣中傳播,人吸入後可能引發感染。主要侵犯肺部,出現咳嗽、咳痰、發熱等症狀,對免疫力低下者危害更大。
4. 過敏性疾病:鳥的羽毛、皮屑等是常見過敏原,長期接觸可引發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涕、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
5. 沙門氏菌病:鳥類感染沙門氏菌後,其糞便中含有大量病菌。人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後不注意洗手,病菌經口進入人體,可引起發熱、腹痛、腹瀉等症狀。
為降低患病風險,養鳥時要保持鳥籠清潔衛生,定期消毒,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養鳥史,以便準確診斷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