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手術消毒範圍是以手術切口為中心,向外擴展 15 - 20 釐米。
手術消毒旨在盡可能減少手術區域的細菌數量,降低術後感染風險。手術過程中,細菌一旦進入創口,容易引發感染,影響傷口愈合,甚至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擴大消毒範圍是因為手術操作過程中,器械、人員的活動等可能超出最初設定的較小區域,足夠的消毒範圍能保證這些潛在接觸區域也處於相對無菌狀態。
不同部位的手術,消毒範圍會有所差異。頭頸部手術,消毒範圍通常要涵蓋整個頭部及頸部大部分區域;胸部手術,消毒範圍需包括手術切口周圍較大面積,上至頸部,下至腹部一定範圍,兩側到腋中線以外;腹部手術,消毒範圍上至劍突,下至大腿上 1/3,兩側至腋中線。
在日常中,無論是患者還是醫護人員都應重視手術消毒。患者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做好術前準備,保持皮膚清潔。醫護人員需嚴格按照規範進行消毒操作,確保消毒質量。術後患者也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污染,若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