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炎後身骨痛的常見原因有炎症介質釋放、骨質酥鬆、關節受累、神經受壓、罕見的骨壞死等。
1. 炎症介質釋放:肝炎發生時,肝臟的炎症反應會促使身體產生一系列炎症介質。這些炎症介質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可刺激神經末梢,引發身骨疼痛。炎症介質還可能影響肌肉和骨骼的代謝環境,導致肌肉緊張度改變以及骨骼微結構的細微變化,進一步加重疼痛症狀。
2. 骨質酥鬆: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損後,對維生素 D 的代謝、鈣的吸收和利用等過程會受到影響。維生素 D 對於鈣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至關重要,當維生素 D 代謝異常時,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血鈣水平下降,為維持血鈣平衡,身體會從骨骼中釋放鈣,長期如此就會導致骨質酥鬆,進而出現身骨疼痛。
3. 關節受累:部分肝炎類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引發自身免疫反應,累及關節。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關節組織,導致關節滑膜炎症、軟骨損傷等,出現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這也是身骨痛的一個原因。
4. 神經受壓:肝炎患者如果肝臟腫大明顯,可能會壓迫周圍的神經組織。比如壓迫坐骨神經等,導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引起受壓神經所支配區域的疼痛、麻木等不適,表現為身骨痛。
5. 骨壞死:這是相對罕見的情況。嚴重的肝炎可能影響骨骼的血液供應,當骨骼局部血液供應不足時,骨細胞因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進而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較為劇烈,且隨著病情進展可能逐漸加重。
肝炎後出現身骨痛,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減少對疼痛部位的壓力。飲食上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鈣、維生素 D 等有助於骨骼健康的食物。同時,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