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清除率低可能是年齡增長、腎前性因素、腎性因素、腎後性因素、藥物因素等,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方式、治療基礎疾病、解除梗阻、調整用藥等。
1.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腎臟功能會逐漸生理性減退,導致肌酐清除率降低。對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蛋白質且低鹽的食物,像新鮮蔬果、瘦肉、魚類等;適度運動,可選擇散步、太極拳等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定期體檢監測腎功能變化。
2. 腎前性因素:常見於脫水、失血、心功能不全等導致腎臟灌注不足。治療時需積極補充液體,如遵醫囑靜脈輸注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對於失血者及時輸血;心功能不全者遵醫囑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硝酸異山梨酯片改善心功能,增加腎臟灌注,提升肌酐清除率。
3. 腎性因素:各種腎臟疾病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可損害腎臟。以腎小球腎炎為例,治療上需控制血壓,遵醫囑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厄貝沙坦片、氨氯地平片;減少蛋白尿,可使用雷公藤多苷片、黃葵膠囊、百令膠囊;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進行免疫抑制治療。
4. 腎後性因素:泌尿系統結石、腫瘤等梗阻因素可引起。對於結石,較小結石可通過多飲水、多運動促進排出;較大結石可採取體外衝擊波碎石或手術取石;若是良性腫瘤可手術切除,解除梗阻後腎功能有望改善,肌酐清除率回升。
5.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可損害腎臟。需及時停用相關藥物,若因病情需要不能停藥,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同時密切監測腎功能,必要時採取對症支持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高鹽、高蛋白食物過量攝入,適當控制體重。避免濫用藥物,如需用藥應咨詢醫生。定期復查腎功能、尿常規等指標,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