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口腔清潔、藥物治療、潔治術、刮治術、手術治療等。
1. 口腔清潔:通過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等方式,能有效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和牙菌斑,減少細菌滋生。對於牙齦炎和牙周炎患者,牙菌斑是引發炎症的重要因素,保持口腔清潔可降低細菌對牙齦和牙周組織的刺激,緩解炎症,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正確刷牙需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於三分鐘;牙線可清理牙縫間食物;漱口水能輔助清潔口腔。
2. 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碘甘油。甲硝唑片可有效抑制厭氧菌,而口腔中很多細菌屬於厭氧菌,是導致牙齦炎和牙周炎的常見病菌,抑制它們能減輕炎症。阿莫西林膠囊能抑制多種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對口腔細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碘甘油有消毒、防腐、收斂作用,可直接作用於牙齦炎症部位,減輕牙齦紅腫、出血等症狀。
3. 潔治術:也就是洗牙,利用超聲波儀器的高頻振動,去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牙菌斑。牙結石會不斷刺激牙齦組織,引發和加重牙齦炎、牙周炎。通過潔治術去除牙結石,能消除局部刺激因素,使牙齦炎症得到明顯改善,恢復牙齦健康狀態,防止炎症向深部牙周組織發展。
4. 刮治術:用手動器械深入牙周袋內,刮除牙根表面的牙結石、牙菌斑以及病變的牙骨質。對於牙周炎患者,牙周袋較深,僅靠洗牙無法徹底清除深部的刺激物,刮治術能更徹底地清潔牙周袋,平整牙根表面,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減輕牙周炎症,改善牙周組織健康。
5. 手術治療:當牙齦炎和牙周炎發展到較為嚴重的程度,通過上述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翻瓣術,翻開牙齦組織,暴露病變區域,徹底清除牙結石和病變組織,同時修整牙齦外形,促進牙周組織愈合。手術能直接處理深部病變,改善牙周組織的形態和功能,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日常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正確刷牙,飯後及時漱口,定期更換牙刷。避免食用過多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對牙齦和牙周組織的刺激。同時,要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診,以便及時瞭解治療效果和口腔健康狀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