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現脫發可能是由內分泌失調、營養不良、脂溢性皮炎、遺傳因素、藥物副作用等情況導致。
1. 內分泌失調:內分泌系統失衡時,激素水平波動會影響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雄激素水平異常升高,可能導致雄激素性脫發,常見於男性,表現為額顳部及頭頂頭髮逐漸稀疏。甲狀腺功能異常,無論是亢進還是減退,都可能幹擾毛囊的新陳代謝,使得頭髮變得脆弱易脫落。
2. 營養不良:當身體缺乏蛋白質、B族維生素、鐵、鋅等重要營養素時,毛囊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供應。蛋白質是頭髮生長的基礎物質,缺乏它會使頭髮失去光澤、易斷裂;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對頭髮健康至關重要;缺鐵會導致貧血,影響氧氣輸送到毛囊;鋅元素缺乏則可能阻礙毛囊的正常發育和修復。
3. 脂溢性皮炎:頭皮皮脂腺分泌旺盛,產生過多油脂,為馬拉色菌等真菌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這些真菌大量繁殖,引發炎症,刺激毛囊,導致毛囊萎縮,頭髮逐漸脫落。患者常伴有頭皮瘙癢、油膩、紅斑等症狀。
4. 遺傳因素:遺傳在脫發中起著重要作用,雄激素性脫發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脫發的遺傳史,個體攜帶相關遺傳基因,在特定的激素水平和環境因素影響下,就容易出現脫發症狀,且往往發病較早,病情隨年齡增長逐漸加重。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可能會產生脫發的副作用。如抗抑鬱藥、降壓藥、抗癲癇藥等,這些藥物可能幹擾身體的正常生理過程,影響毛囊的血液循環或細胞代謝,從而導致頭髮脫落。但這種脫發通常在停藥後,隨著身體的恢復,頭髮有可能重新生長。
日常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減少精神壓力。若脫發情況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