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償期肝硬化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腹水治療、內鏡治療、肝移植手術等。
1. 一般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身體較為虛弱,一般治療十分關鍵。需保證充足休息,減少體力消耗,利於肝臟恢復。同時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為肝臟修復提供營養支持。若有肝性腦病傾向,要限制蛋白質攝入,避免加重病情。
2. 藥物治療:針對失代償期肝硬化,遵醫囑使用恩替卡韋分散片、復方鱉甲軟肝片、水飛薊賓膠囊。恩替卡韋分散片可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減輕病毒對肝臟的損傷;復方鱉甲軟肝片能軟堅散結、化瘀解毒,改善肝臟纖維化;水飛薊賓膠囊可穩定肝細胞膜,保護肝細胞,促進肝功能恢復。
3. 腹水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常伴有腹水。限制鈉、水攝入,減少腹水生成。合理使用利尿劑,促進水分排出。對於低蛋白血症患者,輸注白蛋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利於腹水消退。難治性腹水可採用腹腔穿刺放液等方法,緩解症狀。
4. 內鏡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易引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內鏡下可進行套扎術、硬化劑注射等治療。套扎術通過橡皮圈套扎曲張靜脈,阻斷血流,防止出血;硬化劑注射使曲張靜脈內血栓形成,血管硬化閉塞,降低出血風險。
5. 肝移植手術:對於終末期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將健康肝臟移植到患者體內,替代已嚴重受損的肝臟,從根本上解決肝臟功能衰竭問題,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併發症。
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與過度勞累。飲食上遵循醫生建議,嚴格控制鈉、水及蛋白質攝入。戒煙戒酒,減少對肝臟的刺激。按醫囑定期復查,監測肝功能、腹水等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延緩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