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甚麼是心理性震顫

發佈時間:2025-07-30 14:39:09

心理性震顫通常是指因心理因素引發的身體不自主震顫現象。

心理性震顫多在情緒處於強烈波動狀態時出現,比如極度緊張、焦慮、恐懼等。當面臨重大考試、重要演講或遭遇突發危險狀況時,人體的交感神經會被激活。交感神經興奮後,會促使身體分泌如腎上腺素等多種激素。這些激素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使得神經傳導功能出現變化,進而導致肌肉出現不自主的收縮和放鬆,最終表現為身體的震顫。

心理性震顫的表現形式多樣,可能是手部輕微抖動,在書寫、持物時較為明顯;也可能是頭部出現細微晃動;嚴重時甚至全身都會有震顫現象。而且,這種震顫一般在心理因素持續存在或加劇時會愈發明顯,當情緒逐漸平穩,心理壓力減輕後,震顫症狀往往會有所緩解。

日常中,若出現心理性震顫,要注意調節情緒。可通過深呼吸、冥想、適度運動等方式來放鬆身心,緩解緊張焦慮情緒。同時,要保證充足睡眠,規律作息,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增強心理的抗壓能力。若震顫情況嚴重,對生活造成較大影響,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專業指導進行治療。

相關文章
甚麼是心理性震顫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