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通常不會持續一直發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發熱是其常見症狀之一。在疾病初期,體溫可迅速上升,達到39℃甚至更高,這種高熱狀態一般會持續3 - 7天。這期間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引發炎症反應,進而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出現發熱症狀。
隨著病情發展,經過有效治療或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後,病毒數量逐漸減少,炎症反應得到控制,體溫會逐漸下降,恢復到正常範圍。不過,在發熱過程中可能會有反復,因為病毒在體內的複製和清除過程較為複雜,免疫系統與病毒的鬥爭並非一蹴而就。
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登革熱十分重要。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定期清理家中積水,因為蚊子是登革熱病毒的傳播媒介。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驅蚊產品。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近期的旅行史等信息,以便準確診斷和治療。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休息,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