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疼痛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吸氧治療、心電監護、絕對臥床休息、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心肌梗死疼痛時,遵醫囑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進一步擴大,減少心肌損傷,從而緩解疼痛;嗎啡注射液能有效鎮痛,同時可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降低心肌耗氧量,利於緩解心肌梗死引發的疼痛。
2. 吸氧治療:通過鼻導管或面罩給予適當濃度氧氣,能提高動脈血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狀態,減輕心肌因缺氧導致的疼痛。心肌梗死時心肌供血不足,氧氣供應減少,吸氧可補充氧氣,維持心肌正常代謝和功能,緩解疼痛症狀。
3. 心電監護:持續的心電監護可實時監測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等重要生命體徵變化。心肌梗死患者心臟電活動不穩定,容易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及時發現並處理這些異常情況,能避免病情惡化,減輕因心臟異常活動引發的疼痛。
4. 絕對臥床休息:患者需嚴格臥床,減少體力活動,降低心肌耗氧量。心肌梗死發生後,心臟功能受損,活動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心肌需氧量增加,而此時心肌供血不足,休息可讓心臟得到充分休息,減少心肌缺氧,進而緩解疼痛。
5. 手術治療:對於符合指徵的患者,可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能迅速開通堵塞的冠狀動脈,恢復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血,有效緩解疼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則是通過建立新的血管通路,為缺血心肌提供充足血液,減輕疼痛症狀。
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療後,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原則,戒煙限酒。同時,務必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按時服用相關藥物,以促進身體恢復,降低疾病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