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括約肌鬆弛症狀有排便失禁、肛門潮濕、肛周瘙癢、直腸脫垂、糞便性狀改變等。
1. 排便失禁:肛門括約肌無法正常控制糞便和氣體的排出,導致不自覺地有糞便流出,有時在沒有便意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與個人衛生。
2. 肛門潮濕:由於括約肌鬆弛,直腸內的黏液容易流出到肛門周圍,使得肛門局部處於潮濕狀態,增加了細菌滋生的機會。
3. 肛周瘙癢:流出的黏液以及糞便等刺激肛周皮膚,引發瘙癢症狀,患者常因搔抓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可能引發感染,加重不適。
4. 直腸脫垂:長期的肛門括約肌鬆弛,會使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嚴重時可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則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
5. 糞便性狀改變:可能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的情況,因為肛門括約肌功能異常影響了正常的排便反射和腸道蠕動的協調。
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日常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潔,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進行提肛運動以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需嚴格按照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進行處理,不可自行盲目用藥或採取不恰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