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對人的危害有便血、疼痛、瘙癢、脫垂、嵌頓等。
1. 便血:排便時糞便擦破曲張靜脈,或用力排便導致靜脈壓力升高破裂出血,長期慢性便血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引發頭暈、乏力、心慌等症狀,影響正常生活與工作。
2. 疼痛:外痔發炎或內痔脫出嵌頓時會產生疼痛,疼痛程度不一,輕者影響日常活動,重者坐立不安,嚴重干擾生活質量,使人無法集中精力處理事務。
3. 瘙癢:痔核反復脫出,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導致分泌物增多且滲出肛門外,刺激肛周皮膚引起瘙癢,長期搔抓還可能引發皮膚破損、感染等問題。
4. 脫垂:隨著病情發展,內痔逐漸增大,排便時可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給患者帶來極大不便,還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壞死。
5. 嵌頓:內痔脫出後若不能及時回納,會發生嵌頓,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加重腫脹、疼痛,嚴重時可導致組織壞死、感染,甚至引發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運動,合理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與腹瀉,降低痔瘡發生風險。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