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反流性食管炎出現的原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7-29 03:40:37

反流性食管炎出現的原因有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胃酸分泌過多、食管清除能力降低、胃排空延遲、食管黏膜防禦作用減弱等。

1. 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食管下括約肌是食管與胃連接處的一組肌肉,正常情況下能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當各種因素導致其功能障礙,如長期吸煙、飲酒、進食高脂肪食物等,會使其壓力降低,鬆弛時間延長,從而讓胃內容物容易反流進入食管,引發炎症。

2. 胃酸分泌過多:當胃部產生過多胃酸時,即使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正常,過多的胃酸也可能反流至食管,對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和損傷,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發生的風險,常見於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人群。

3. 食管清除能力降低:食管正常的蠕動可以將反流至食管的胃內容物快速送回胃內。若食管蠕動功能減弱或出現異常,如老年人食管蠕動減慢,就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反流物,導致反流物長時間刺激食管黏膜,引發炎症。

4. 胃排空延遲:胃排空時間延長,胃內壓力升高,會促使胃內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常見於胃動力不足、幽門梗阻等情況,使得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增加反流的可能性。

5. 食管黏膜防禦作用減弱:食管黏膜自身有一定的防禦機制來抵抗反流物的損傷。但當長期受到不良因素影響,如反復的微小損傷、營養不良等,會削弱食管黏膜的防禦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反流物的侵害,進而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進食過飽、睡前3小時內不進食、抬高床頭等,減少反流的發生。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

反流性食管炎出現的原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