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使用祛痰藥物、霧化吸入、拍背、體位引流等。
1. 多喝水:水分能稀釋痰液,使其更易咳出。日常應保證充足水分攝入,一般建議每天飲用1500 - 2000毫升的水,可選擇白開水、溫茶水等,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及咖啡等可能加重痰液黏稠的飲品。
2. 使用祛痰藥物:常見祛痰藥有氨溴索、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等。氨溴索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促進纖毛運動,利於痰液排出;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可改善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促進痰液排出。具體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按規定劑量和療程服用。
3. 霧化吸入:通過霧化裝置將藥物轉化為微小顆粒,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常用藥物如布地奈德混懸液、異丙托溴銨溶液等,可減輕呼吸道炎症,稀釋痰液。操作時需注意正確使用霧化器,保持呼吸平穩。
4. 拍背:在患者咳痰時,可協助拍背。手指併攏、稍向內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輕輕拍打患者背部,力度適中,頻率約每分鐘40 - 60次,有助於鬆動痰液,促進排出。
5. 體位引流:根據病變部位不同,採取相應體位,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大氣道便於咳出。如病變在肺部下葉,可採取俯臥位,頭低腳高。但此方法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恰當操作導致不良後果。
祛痰過程中要注意日常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清新,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刺激性物質。若痰液持續增多、顏色異常或伴有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