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氣管鏡後可能出現鼻出血、咽喉疼痛、發熱、氣胸、感染等不良反應。
1. 鼻出血:氣管鏡操作過程中,可能因器械觸碰鼻腔黏膜,導致黏膜破損出血。一般出血量較少,通過局部壓迫等簡單處理多可止血。
2. 咽喉疼痛:氣管鏡經過咽喉部位,會對咽喉黏膜產生刺激,引起疼痛。通常在操作後的1 - 2天內較為明顯,之後會逐漸緩解,可適當多飲水、少說話來減輕症狀。
3. 發熱:部分患者做完氣管鏡後會出現低熱情況,多因機體對操作的應激反應。一般體溫不超過38℃,持續時間較短,可通過物理降溫等方式處理。
4. 氣胸:屬於相對少見的不良反應,多因操作過程中損傷肺部組織導致氣體進入胸腔。患者可能出現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需要及時進行相應治療。
5. 感染:若操作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或患者自身免疫力較低,可能引發呼吸道感染。表現為咳嗽、咳痰增多且性狀改變等,需根據情況使用抗感染藥物治療。
做完氣管鏡後要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密切關注自身症狀,若出現鼻出血不止、咽喉疼痛加劇、高熱不退、呼吸困難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後續護理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