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腎結石可能引發腎積水、尿路感染、腎功能損害、腎實質萎縮、癌變等危害。
1. 腎積水:長期存在的腎結石可阻塞尿路,導致尿液排出不暢,腎盂腎盞內尿液積聚,引起腎積水。隨著時間推移,腎積水程度可能逐漸加重,對腎臟結構和功能造成壓迫性損害。
2. 尿路感染:結石的存在破壞了尿路的正常防禦機制,為細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環境。細菌容易在結石周圍繁殖,引發尿路感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嚴重時可導致發熱、寒戰等全身感染表現。
3. 腎功能損害:持續的腎積水和反復的尿路感染,會逐漸影響腎臟的正常代謝和排泄功能,導致腎功能受損。腎功能損害初期可能症狀不明顯,但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指標異常,甚至發展為腎衰竭。
4. 腎實質萎縮:長期受結石梗阻和積水壓迫,腎實質會因缺血、缺氧而逐漸萎縮。腎實質萎縮意味著腎臟功能單位減少,進一步削弱腎臟功能,嚴重影響腎臟的正常生理功能。
5. 癌變:雖然較為罕見,但長期的腎結石刺激腎盂黏膜,可導致黏膜反復損傷、修復,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可能發生異常增生,增加腎盂癌等泌尿系統癌變的風險。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減少高草酸、高鈣食物攝入,如菠菜、動物內臟等,增加水分攝入,保證每日尿量在 2000ml 以上,以促進尿液排出,降低結石形成風險。定期體檢,以便早發現結石並及時治療,避免長期腎結石帶來的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