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腦膜炎的診斷依據有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史等。
1. 臨床表現:發熱、頭痛、嘔吐是常見症狀,還可出現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徵,病情嚴重時會有意識障礙,如嗜睡、昏迷等,部分患者有驚厥發作,嬰幼兒可能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囟門飽滿等非典型症狀。
2. 實驗室檢查:腦脊液檢查是重要診斷依據,化膿性腦膜炎患者腦脊液壓力增高,外觀渾濁甚至呈膿性,白細胞計數顯著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血常規可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血培養在部分患者中可發現病原菌。
3. 影像學檢查:頭顱CT或MRI檢查有助於發現腦部是否存在併發症,如硬膜下積液、腦膿腫等,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指導治療有重要意義。
4. 病史:有前驅感染史,如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竇炎等,或存在顱腦外傷、手術史等易誘發化膿性腦膜炎的因素,對診斷有提示作用。
化膿性腦膜炎病情凶險,若懷疑患病應及時就醫。治療期間需嚴格遵循醫囑,按時用藥,密切觀察症狀變化。日常要注意增強體質,預防感染,減少疾病發生風險。若有基礎疾病需積極治療,降低化膿性腦膜炎的發病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