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有體位調整、吸氧、藥物治療、監測生命體徵、病因治療等。
1. 體位調整:立即讓患者取端坐位或半臥位,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減輕心臟前負荷,緩解呼吸困難症狀。
2. 吸氧:給予高流量鼻導管吸氧,6-8升/分鐘,必要時面罩吸氧,以增加肺泡內壓力,減少肺泡內毛細血管滲出液的產生,改善缺氧狀態。
3. 藥物治療:遵醫囑快速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等藥物。如注射西地蘭增強心肌收縮力;靜注呋塞米利尿減輕心臟負荷;應用硝普鈉等擴張血管藥物降低心臟前後負荷。
4. 監測生命體徵:持續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徵,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5. 病因治療:積極尋找並處理導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如控制高血壓、糾正心律失常、治療心肌梗死等。
急性心力衰竭病情危急,急救後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情緒激動,飲食上控制鈉鹽攝入,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策略,防止病情再次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