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結晶可引發膽囊炎、膽絞痛、膽囊息肉、膽囊癌等。
1. 膽囊炎:膽固醇結晶會刺激膽囊黏膜,引發炎症反應。膽囊黏膜在結晶的持續刺激下,會出現充血、水腫等情況,導致膽囊炎發作,患者可能出現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2. 膽絞痛:當膽固醇結晶移動至膽囊管等部位,造成梗阻時,膽囊內壓力升高,引起膽囊強烈收縮,就會引發膽絞痛。疼痛通常較為劇烈,呈陣發性發作,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
3. 膽囊息肉:膽固醇結晶長期存在,可能逐漸聚集、融合,形成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有一定惡變風險,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術切除膽囊以防止病情惡化。
4. 膽囊癌:雖然相對少見,但長期存在的膽固醇結晶不斷刺激膽囊壁,經過漫長過程,有可能誘發膽囊癌。膽囊癌惡性程度高,預後較差。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減少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適當增加運動,控制體重,定期體檢。若發現膽固醇結晶,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