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早期症狀有乏力、夜尿增多、水腫、食慾減退、皮膚瘙癢等。
1. 乏力:腎衰竭早期,腎臟功能開始下降,體內代謝廢物不能完全排出,會逐漸在體內蓄積,影響身體正常代謝,導致患者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日常活動容易疲勞,精力難以集中,這種乏力感在休息後也難以得到明顯緩解。
2. 夜尿增多:腎臟的濃縮功能在腎衰竭早期會受到影響,原本正常的尿液濃縮機制出現問題,使得尿液生成增多,尤其是在夜間,患者夜尿次數會明顯增加,從原本不起夜或偶爾起夜一次,變為每晚起夜2-3次甚至更多。
3. 水腫:由於腎臟排水功能下降,體內多餘的水分無法正常排出,就會在組織間隙積聚,從而出現水腫症狀。早期水腫常出現在眼瞼、腳踝等部位,早晨起床時較為明顯,活動後可能稍有減輕,但隨著病情發展,水腫範圍會擴大至全身。
4. 食慾減退:腎衰竭時,體內毒素堆積,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異常,患者會出現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對食物缺乏興趣,進食量明顯減少,還可能伴有腹脹、消化不良等表現。
5. 皮膚瘙癢:腎臟排泄功能受損,體內的一些代謝廢物和毒素無法正常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起皮膚瘙癢。瘙癢程度輕重不一,可表現為局部皮膚瘙癢,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腎衰竭早期症狀可能不太明顯,容易被忽視。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自身健康,定期體檢。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以便早診斷、早治療,延緩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