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肌肉疼痛的發病特點包括疼痛持續時間長、疼痛程度多樣、疼痛部位廣泛、伴有肌肉僵硬、運動功能受限等。
1. 疼痛持續時間長:慢性肌肉疼痛區別於急性疼痛,其持續時間往往超過三個月,甚至可達數年。長時間的疼痛給患者帶來持續的身體不適和精神壓力。
2. 疼痛程度多樣: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從輕微的隱痛、酸痛到較為劇烈的刺痛、灼痛都可能出現。有的患者疼痛在活動時加劇,休息時減輕;有的則在休息時也有明顯痛感。
3. 疼痛部位廣泛:可發生在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如頸部、肩部、背部、腰部、四肢等。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與相應部位的肌肉勞損、姿勢不良等因素有關。
4. 伴有肌肉僵硬:很多慢性肌肉疼痛患者會感到疼痛部位的肌肉僵硬,活動時肌肉的靈活性下降,有緊繃感,早晨起床時這種僵硬感可能更為明顯。
5. 運動功能受限:由於疼痛和肌肉僵硬,患者的運動功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上肢肌肉疼痛會影響抬手、抓握等動作;下肢肌肉疼痛則會影響行走、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
慢性肌肉疼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過度使用某些肌肉。適當進行溫和的運動,如瑜伽、游泳等,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同時,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肌肉得到恢復。若疼痛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