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酥鬆與骨質增生在發病原因、症狀表現、影像學特徵、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發病原因:骨質酥鬆多因年齡增長、激素水平變化、營養缺乏、藥物影響等,導致骨量丟失、骨微結構破壞;骨質增生常因關節長期磨損、創傷、體重過大、姿勢不良等,機體為適應力學變化而產生代償性新骨增生。
2. 症狀表現:骨質酥鬆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隨病情發展,可能出現疼痛,以腰背痛多見,還會有身高變矮、駝背,嚴重時易發生脆性骨折;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活動時疼痛加劇,關節活動受限,有時可觸及增生的骨質。
3. 影像學特徵:骨質酥鬆在X線表現為骨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變細;骨質增生X線可見關節邊緣有唇樣骨質增生,骨贅形成。
4. 治療方法:骨質酥鬆治療以補充鈣劑、維生素D,使用抗骨質酥鬆藥物為主,嚴重骨折時可能需手術;骨質增生治療以緩解疼痛、改善功能為主,常採用物理治療、藥物止痛,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手術。
日常要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適度進行體育鍛鍊,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問題並遵醫囑治療,以維護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