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包括局部紅腫、發熱、煩躁不安、嘔吐、過敏性休克等。
1. 局部紅腫:接種百白破疫苗後,注射部位常出現紅腫現象,這是身體對疫苗的正常免疫反應。一般紅腫範圍不大,程度較輕,會在數天內自行消退,無需特殊處理,只需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
2. 發熱:部分接種者會出現發熱症狀,多為低熱,體溫一般不超過38.5℃。發熱通常在接種後的1 - 2天內出現,持續1 - 2天可自行緩解。可通過適當多飲水、物理降溫等方式應對。
3. 煩躁不安:有些接種者在接種疫苗後會表現出煩躁不安,可能是由於身體不適引起。此時需要給予安靜舒適的環境,適當安撫,一般隨著不良反應的消退,煩躁情況也會改善。
4. 嘔吐:少數接種者可能會出現嘔吐症狀,多為輕度嘔吐。若嘔吐不頻繁,可先觀察,適當補充水分,防止脫水。若嘔吐嚴重,需及時就醫。
5. 過敏性休克:這是較為罕見但嚴重的不良反應,通常在接種後短時間內發生。表現為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一旦出現需立即進行搶救治療。
接種百白破疫苗後,要密切關注身體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症狀較輕可先居家觀察護理;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務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診斷和建議進行處理,確保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