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貧血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飲食調整、補充鐵劑、治療基礎疾病、輸血治療、造血乾細胞移植等。
1. 飲食調整:小兒貧血多因營養缺乏導致,通過合理飲食可改善。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豆類等,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關鍵原料,能提高鐵的攝入量,促進血紅蛋白合成,改善貧血症狀。多吃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像橙子、草莓、西蘭花等,維生素 C 可促進鐵的吸收,有助於提升鐵的利用率,從而緩解小兒貧血狀況。
2. 補充鐵劑:遵醫囑使用硫酸亞鐵片、富馬酸亞鐵顆粒、葡萄糖酸亞鐵糖漿。小兒貧血常見為缺鐵性貧血,鐵劑能補充身體所需鐵元素。硫酸亞鐵片可直接提供亞鐵離子,參與血紅蛋白合成;富馬酸亞鐵顆粒穩定性好,易吸收,能有效增加鐵儲備;葡萄糖酸亞鐵糖漿口感較好,適合小兒服用,可提高鐵的補充效果,糾正缺鐵性貧血。
3. 治療基礎疾病:某些基礎疾病會引發小兒貧血,如慢性炎症、遺傳性疾病等。積極治療基礎病可去除貧血誘因。若因慢性感染導致,控制感染後,身體對造血的抑制因素消除,骨髓造血功能恢復正常,從而改善貧血;對於遺傳性貧血,針對具體疾病進行相應治療,可緩解症狀,改善患兒貧血狀態。
4. 輸血治療:嚴重貧血或急性失血導致貧血危及生命時需輸血。輸血能迅速提升血紅蛋白水平,改善氧氣輸送,緩解因貧血引起的組織缺氧症狀。通過輸入合適的血液製品,如紅細胞懸液,可快速補充紅細胞數量,提高血液攜氧能力,使重要器官得到充足氧氣供應,糾正嚴重貧血狀態,輓救患兒生命。
5. 造血乾細胞移植:適用於某些嚴重的遺傳性貧血,如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造血乾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移植健康的造血乾細胞後,可在患兒體內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替代有缺陷的造血乾細胞,從根本上糾正貧血的病理機制,使患兒恢復正常的造血功能,達到治療小兒貧血的目的。
小兒貧血治療後,日常要注重營養均衡,保證各類營養素攝入。定期復查血常規,監測貧血改善情況。按照醫生囑咐堅持治療,不可隨意停藥或更改劑量。若出現不適症狀,如乏力、頭暈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