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原因有脾虛、腎虛、血熱、血瘀、情志失調等。
1. 脾虛: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損傷脾氣,脾氣虛弱,統攝無權,衝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故而導致崩漏。
2. 腎虛:先天腎氣不足,或少女腎氣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久病大病耗傷腎氣,腎氣虛則封藏失司,衝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發為崩漏;腎陰虛,虛火動血,迫血妄行,也可致崩漏;腎陽虛,命門火衰,衝任不固,虛寒失守,也會引發崩漏。
3. 血熱:素體陽盛血熱,或過食辛辣助陽之品,或肝郁化火,熱傷衝任,迫血妄行,遂成崩漏。
4. 血瘀:經期產後,余血未盡,又感受寒、熱、濕邪,與血相搏成瘀,或情志內傷,氣滯血瘀,瘀阻衝任,血不循經,非時而下,發為崩漏。
5. 情志失調:長期精神抑鬱、焦慮、緊張等不良情志,影響人體氣機,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衝任失調,從而引發崩漏。
日常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飲食,避免過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出現崩漏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不可自行隨意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