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判斷腎萎縮的標準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7-26 12:38:09

判斷腎萎縮的標準有腎臟大小、腎實質厚度、腎功能指標、影像學表現等。

1. 腎臟大小:通過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測量腎臟的長徑、寬徑和厚徑。正常成人腎臟長徑約10-12釐米,寬徑約5-6釐米,厚徑約3-4釐米。若腎臟長徑小於8釐米,或兩腎長徑相差超過1.5釐米,常提示可能存在腎萎縮。

2. 腎實質厚度:腎實質包括皮質和髓質。正常腎皮質厚度約0.5-1.0釐米。當腎實質厚度變薄,尤其是皮質厚度小於0.3釐米時,是腎萎縮的重要表現之一。這反映了腎臟實質細胞的減少和結構的破壞。

3. 腎功能指標: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當腎萎縮時,腎功能受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通常會升高。內生肌酐清除率降低也是腎功能減退的重要標誌,若內生肌酐清除率低於正常範圍,提示腎臟排泄代謝廢物的能力下降,可能存在腎萎縮。

4. 影像學表現:超聲檢查可見腎臟體積縮小,形態不規則,腎實質回聲增強且不均勻。CT能更清晰地顯示腎臟的形態、大小及內部結構,腎萎縮時腎臟輪廓變小,腎實質變薄。MRI對軟組織分辨力高,也有助於發現腎臟細微結構變化,輔助判斷腎萎縮情況。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腎臟,避免濫用藥物,減少對腎臟有損害的物質攝入。定期體檢,監測腎功能和腎臟形態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延緩腎臟疾病進展。

判斷腎萎縮的標準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