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電復律、導管消融術、外科手術、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等。
1. 藥物治療:通過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來恢復和維持竇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常用藥物如胺碘酮、普羅帕酮等;同時使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降低卒中風險,像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等。藥物治療是基礎且應用廣泛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改善病情。
2. 電復律:利用高能電脈衝瞬間使心臟所有心肌細胞同時除極,中斷折返激動,恢復竇性心律。分為體外電復律和體內電復律,適用於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緊急的患者。
3. 導管消融術:通過導管將射頻電流等能量傳遞到心臟特定部位,破壞異常電傳導通路或病灶,達到治療目的。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對於部分房顫患者可有效根治。
4. 外科手術:如迷宮手術等,通過手術直接對心臟的異常結構和電傳導系統進行干預,療效確切,但創傷較大。
5. 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對於有嚴重心臟疾病且房顫伴有高風險猝死的患者,可植入該設備,在發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時自動放電復律。
房顫患者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戒煙限酒,控制好血壓、血糖等基礎疾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定期復診,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從而更好地控制房顫病情,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