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副作用有皮膚損傷、感染、暈罐、局部淤血、過敏反應等。
1. 皮膚損傷:拔罐時若操作不當,如留罐時間過長、吸力過大,易導致皮膚出現水皰、破損等情況,不僅會給身體帶來疼痛,還影響日常生活,且破損皮膚增加了感染風險。
2. 感染:皮膚損傷後若未做好清潔護理,細菌等病原體易侵入,引發局部感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加劇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全身感染,影響身體健康。
3. 暈罐:部分人在拔罐過程中會出現暈罐現象,表現為頭暈、心慌、惡心、面色蒼白、出汗等,多因體質虛弱、精神緊張、空腹拔罐或操作不當等引起。
4. 局部淤血:拔罐後局部皮膚會出現淤血,這是常見現象。但如果淤血長時間不消散,可能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導致局部不適,且外觀上也會給人帶來困擾。
5. 過敏反應:少數人可能對拔罐器具材質或拔罐時使用的介質過敏,出現皮膚瘙癢、紅斑、皮疹等過敏症狀,嚴重過敏反應甚至會影響呼吸等身體機能。
拔罐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和有資質的醫生進行操作。拔罐前要充分瞭解自身身體狀況,告知醫生病史、過敏史等信息。拔罐後需注意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