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無脈病的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7-26 10:17:04

無脈病的臨床表現包括肢體麻木、頭暈、視力減退、間歇性跛行、高血壓等。

1. 肢體麻木:患者常感覺上肢或下肢有麻木感,就像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後血液不暢的那種麻,這是由於血管狹窄或堵塞,導致肢體局部血液供應不足,神經功能受到影響而出現的症狀。

2. 頭暈:腦部供血依賴正常的血管輸送血液,無脈病導致相關血管病變,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暈症狀,嚴重時可能會突然暈倒,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和安全。

3. 視力減退:眼部的正常功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無脈病影響到眼部血管時,會引發視網膜等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視力下降,看東西變得模糊不清。

4. 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會出現疼痛、乏力等不適,迫使患者停下休息,休息片刻後症狀緩解又可繼續行走,但走一段距離後症狀又會重復出現,因為下肢血管病變,運動時肌肉需血量大卻得不到足夠供應。

5. 高血壓:無脈病可導致腎動脈等血管狹窄,腎臟的血液灌注減少,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引起血壓升高,長期高血壓還可能引發其他心腦血管併發症。

無脈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防止加重身體負擔。飲食上盡量保持清淡,減少高鹽、高脂食物的攝入。同時,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發展。

無脈病的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