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腫可引起腹部疼痛、腹部腫塊、胃腸道症狀、黃疸、肝功能異常等。
1. 腹部疼痛:較小的肝囊腫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但當囊腫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壓迫周圍組織和器官,導致右上腹或上腹部隱痛、脹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偶爾感到不適,有的則疼痛較為明顯,影響日常生活。
2. 腹部腫塊:隨著囊腫不斷增大,部分患者可在右上腹摸到腫塊,腫塊質地一般較軟,表面光滑,邊界清晰,多數無明顯壓痛,患者自己或醫生查體時可能發現。
3. 胃腸道症狀:如果囊腫壓迫胃腸道,可出現惡心、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影響患者正常的進食和營養吸收,長期可能導致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等情況。
4. 黃疸:少數情況下,囊腫壓迫膽管,導致膽汁排泄受阻,可引起黃疸,患者皮膚和鞏膜會出現黃染,尿液顏色加深,大便顏色變淺,還可能伴有皮膚瘙癢等症狀。
5. 肝功能異常:當囊腫破裂、出血或合併感染時,可能影響肝功能,導致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升高,引發肝功能異常,嚴重時可能影響肝臟正常代謝和解毒功能。
肝囊腫患者日常要注意定期復查,觀察囊腫大小、形態等變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熬夜、戒煙限酒等。若出現不適症狀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