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疼可能帶來局部疼痛、出血、感染、麻醉不良反應、損傷周圍組織等情況。
1. 局部疼痛:骨髓穿刺過程中,穿刺針進入骨髓腔會刺激周圍神經,術後穿刺部位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一般疼痛會在數天內逐漸減輕,但在疼痛明顯時可能影響患者日常活動及休息。
2. 出血:穿刺時會刺破血管,可能導致局部出血形成血腫。若患者本身凝血功能異常,出血風險會更高,嚴重時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影響局部血液循環。
3. 感染:穿刺屬於有創操作,若消毒不嚴格或術後護理不當,細菌可能侵入穿刺部位,引發局部感染,甚至可能擴散至全身,引起發熱、寒戰等全身感染症狀。
4. 麻醉不良反應:穿刺前一般會進行局部麻醉,部分人可能對麻醉藥物過敏,出現皮疹、瘙癢、呼吸急促等過敏反應,也可能有頭暈、惡心等不適。
5. 損傷周圍組織:穿刺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穿刺針可能損傷周圍的血管、神經、骨骼等組織,影響相應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
骨髓穿刺後要多休息,保持穿刺部位清潔乾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密切關注穿刺部位有無出血、紅腫、疼痛加劇等異常情況,若出現不適需及時告知醫生,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後續護理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