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壓高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腎臟損害、眼底病變、腦部病變、血管病變等危害。
1. 心腦血管疾病:下壓高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臟長期處於高負荷工作狀態,易引發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臟疾病,還會使血管壁受損,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增加腦卒中等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2. 腎臟損害:持續的下壓高會影響腎臟的血液灌注,導致腎臟內的小動脈硬化,進而損害腎臟功能,嚴重時可發展為腎衰竭,出現腎功能下降、蛋白尿等症狀。
3. 眼底病變:過高的下壓會使眼底血管承受較大壓力,導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影響視力,引發視網膜病變,嚴重者甚至可能失明。
4. 腦部病變:可引起腦部小動脈硬化、痙攣,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頭暈、頭痛等症狀,還可能增加腦出血、腦梗死等嚴重腦部疾病的發生幾率。
5. 血管病變:長期下壓高會使全身血管處於高壓環境,導致血管壁增厚、變硬、彈性下降,加速血管老化,引發外周血管疾病。
下壓高危害眾多,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減少鈉鹽攝入,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保持良好心態和規律作息。定期測量血壓,一旦發現下壓高,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和監測,以降低相關危害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