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脫和痔瘡在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發病原因:肛脫主要是由於盆底組織薄弱、肛門括約肌鬆弛等原因,導致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脫出肛門外;而痔瘡是因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並腫大形成。
2. 臨床表現:肛脫可見直腸黏膜或全層脫出,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脫出物表面光滑;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以便血、脫出為主,便血顏色鮮紅,外痔表現為疼痛、瘙癢,混合痔兼具兩者症狀。
3. 治療方法:肛脫病情較輕時可通過保守治療,如提肛運動、藥物注射等,嚴重時需手術;痔瘡症狀較輕時可採用坐浴、塗抹藥膏、栓劑等保守治療,嚴重時也需手術切除。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和用力排便,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