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的症狀包括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發熱、腰背疼痛等。
1. 貧血:紅細胞破裂後,其運輸氧氣的功能受損,身體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進而引發貧血症狀。患者常感到乏力、疲倦,活動耐力明顯下降,稍微活動就會氣喘吁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
2. 黃疸:紅細胞破裂後釋放出的血紅蛋白分解產生膽紅素,當膽紅素生成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時,就會在體內堆積,導致皮膚和鞏膜發黃,即黃疸。從輕微的眼白髮黃到全身皮膚明顯變黃,程度不一。
3. 血紅蛋白尿:紅細胞破裂後,血紅蛋白釋放到血液中,經過腎臟濾過形成血紅蛋白尿。尿液顏色可呈現濃茶色、醬油色等異常顏色,這是溶血較為特徵性的表現之一。
4. 發熱:溶血過程中,身體免疫系統被激活,會出現發熱症狀。體溫可高可低,有時低熱,有時則可能出現高熱,同時還可能伴有寒戰等不適。
5. 腰背疼痛:溶血時紅細胞破裂釋放的物質可能刺激腰部和背部的神經、肌肉等組織,引發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的患者只是輕微酸痛,有的則疼痛難忍。
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自身健康狀況,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一旦確診溶血相關疾病,務必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避免接觸可能誘發溶血的因素,如某些藥物、特殊食物等,以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