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膜性腸炎是一種由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腸道炎症,主要症狀包括腹瀉、腹痛、發熱等,治療方法有停用相關抗生素、使用針對性抗菌藥物、調節腸道菌群等。
一、偽膜性腸炎症狀:
1. 腹瀉:最為突出的症狀,輕者每日數次,重者可達數十次,多為水樣便,可帶有黏液,部分可見特徵性的偽膜。
2. 腹痛:多為輕至中度的腹部隱痛或脹痛,部位多在臍周或下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異。
3. 發熱:部分患者可出現發熱症狀,體溫可高達38℃甚至更高,發熱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
4. 其他: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系統症狀,嚴重時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併發症表現。
2.偽膜性腸炎治療:
1. 停用相關抗生素:若因使用抗生素引發偽膜性腸炎,需及時停用可能致病的抗生素,去除誘因,部分輕症患者停用後病情可逐漸緩解。
2. 抗菌治療:針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常用藥物有萬古霉素、甲硝唑等,可抑制或殺滅該病原菌,控制病情發展。
3. 調節腸道菌群:使用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有助於恢復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增強腸道屏障功能,促進病情恢復。
4. 支持治療:對於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的患者,需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病情嚴重、營養狀況差的患者,可能還需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治療期間應嚴格遵醫囑用藥,足量、足療程治療,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密切關注症狀變化,如腹瀉、腹痛等症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現新的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注意飲食調整,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減輕腸道負擔。